其他
【喜迎二十大】贫困面貌之变——巨笔如椽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点击下方名片了解丽江权威信息
走进宁蒗彝族自治县新营盘乡牛窝子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散发着浓郁民族特色的普米族山寨美丽画卷:家家户户的住房被普米族文化元素点缀着,硬化路都直达了家门口,道路两旁安装了路灯;走进院子里,各家各户已连通了自来水,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普米火塘里,红色的火焰燃烧着,犹如眼前红红火火的日子。
然而,谁又会想到,牛窝子村原来是个穷村子,路不通,缺水,普米族群众的日子过得很苦。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牛窝子村被纳入“全国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帮扶重点村”,三峡集团派出帮扶力量,投入帮扶资金,与当地政府一道,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入手,带动村民种植核桃、苹果、木梨,套种蚕豆、土豆,养殖猪、鸡。从此,牛窝子村路通了、水来了、路灯亮了、产业兴起来了、新房子盖起来了……
牛窝子村是近10年来,丽江贫困面貌之变的一个缩影。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江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尽锐出战、精准发力,全市17.9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玉龙、永胜、宁蒗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5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直过民族”傈僳族、人口较少民族普米族整族脱贫,玉龙县县域贫困治理体系和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案例。贫困地区旧貌换新颜,群众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用电难等问题得到解决,实现了收入更高、住房更好、保障更实、环境更美、发展更快、组织更强的历史巨变。
聚焦持续增收
17.91万人摆脱贫困步入小康
“我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杨红梅是丽江市永胜县鲁地拉镇大长坪村的傈僳族脱贫户,她说,她自幼生活在山区,交通闭塞,饮水困难,一家人主要依靠传统的种植、养殖和打工勉强维持生活。自脱贫攻坚以来,杨红梅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退耕还林等政策,全家于2019年脱贫。如今,她家在永胜县城梨园安置点住上了漂亮、干净、舒适的新房子,她和丈夫从事空调安装与维修业务,她还承担了梨园社区劳务输出负责人的工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奋斗出更美好的明天。同时,我也会尽自己所能带动更多脱贫户过上幸福生活。”杨红梅说。
杨红梅的话,可以说是丽江脱贫群众的心声。在很多人看来,丽江蜚声海内外,是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然而,丽江名气大、实力小,资源富、发展慢,旅游强、工业弱,山水美、贫困深。全市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2.3%,2015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3万户17.91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9.2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1.71和3.42个百分点。5个县(区)中,玉龙、永胜、宁蒗县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宁蒗县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市466个村(居)委会中,有贫困村250个、占53.65%,其中深度贫困村110个、占23.6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占85.10%,其中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占27.2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5%,生活在高寒山区和干热河谷地带的占80%。
脱贫任务异常艰巨,攻坚战情形势严峻。如何突出重围?丽江聚焦农产业散小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紧盯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抓产业、稳就业,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
位于金沙江畔的永胜县松坪乡下啦嘛村,山高谷深,立体气候明显。自脱贫攻坚以来,下啦嘛村将小米蕉作为低海拔地区的主打产业,全村总种植面积达到2060亩。下啦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金荣说:“小米蕉的亩综合产值可达2500元以上。村民们将小米蕉运到金安桥头一带售卖,每天收入可观。”在中海拔地区,下啦嘛村发展肉牛养殖。“以合作社牛场为基础,改良畜牧品种,发展以小米蕉根茎为主的青贮饲料,实现种养一体的循环经济。”杨金荣说,牛场已向市场销售肉牛100余头,现存栏102头,也由单一的肉牛养殖转向肉牛、能繁母牛养殖。牛厂每年向建档立卡户分红6万元、每户500元,向村集体经济返回利润2万元。向群众支付务工费用18万余元,购买青贮饲料20多万元。在高海拔地区,下啦嘛村大力发展花椒、中药材。看牦牛村小组共有110户,户均种植花椒8.7亩。看牦牛村小组以合作社入股模式,种植反季节羊肚菌34亩,带动户均收益1000元以上。
脱贫攻坚以来,全市累计投入产业就业扶贫资金7.8亿元,发放扶贫贷款48.85亿元,建立就业扶贫车间34个,实现建档立卡户户均转移就业1.5人。全市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276元增加到2021年的13144元,7年增长了5.8倍。
聚焦补齐短板
“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面达标
“以前,我们村的土地都是干的,没有水,什么都种不活。我每天都要到一公里开外的沟子里去背水吃,往返就需要半天,花费了很多精力。”宁蒗彝族自治县新营盘乡牛窝子村村民胡云彩说,经过三峡集团的帮扶,家里通了自来水,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日子好得像做梦”。自脱贫攻坚以来,丽江着力对标补齐饮水安全和“三保障”短板,截至2020年底,全市实施千人以上供水工程38件和千人以下供水工程1926件,工程覆盖农村人口40.8万人,水源性季节性缺水得到有效解决,全市农村常住人口饮水水量充足、水质四无、取水方便程度、供水率全面达标。
“我们从山上搬下来,住进了新房,小区不仅干净卫生环境好,附近还有小凉山学校和医院,孩子读书和我们看病都很方便,生活完全变了个样。”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户杨春华说,他家原居住地在新营盘乡毛家乡村委会老头村小组,由于他身有残疾,孩子在上学,日子过得异常艰辛。2019年,作为易地扶贫搬迁户,杨春华一家搬到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点幸福家园。搬进新家后,还安排他到小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工作,每月有1200元的工资可以补贴家用,还可以照顾在县城读书的孩子。自脱贫攻坚以来,全市累计对19.9万农村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实施危房改造61173户、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户5956户24965人,贫困乡村居住条件全面改善。
杨春华所说的小凉山学校,位于幸福家园附近,是九年一贯制学校。2018年9月,这所总投资2.3亿元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投入使用,现可容纳4500名学生。走进校园,民族化、园林化、现代化、标准化的鲜明特色扑面而来。由于临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的建档立卡户学生较多。“在这里,我有很多好朋友,大家相互学习,学习成绩也有很大进步。”自大兴街道羊窝子搬到县城马店沟居住的建档立卡户学生李金花家说,平时,她与两个表妹一起上学,放学后又一起回家,感觉很好。“小凉山学校是宁蒗县委、县政府推进教育扶贫而着力打造的一项扶智工程。”小凉山学校副校长杨杰龙说。
自脱贫攻坚以来,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20条底线”要求,制定完善控辍保学5个县(区)一县一方案、487个一校一策,初中、小学辍学率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达到“有学上、上得起学、不因学致贫返贫”目标要求。截至2020年底,全市411个村卫生室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要求,4.43万户17.91万建档立卡人口已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一站式”结算政策全面落实,建档立卡人口就诊实际报销比例为90.4%,罹患大病、慢病、重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救治率为99.26%,确保群众“能看病、看得起病、不因病致贫”。
要致富,先修路。永胜县鲁地拉镇格克村村民王树德对此深有体会。“原先路不好,我们这里的乌骨鸡都卖不到好价钱。”王树德说,因为路难行,外面的汽车进不来,村民只有把鸡背到东坪去卖。但即使到了东坪,也卖不上好价钱。王树德介绍,东坪村委会是距离格克村委会最近的村子,以前,格克村群众去东坪购买生活必需品都要走一天,来回就是两天了。2016年,投资1400多万元的东坪村委会到格克村委会的道路通车。“现在路通了,有车子进来收购,大半天就可以来回,乌骨鸡的价格终于上去了。”王树德说。
自脱贫攻坚以来,实现全市466个建制村(居委会)到乡镇或县城通硬化路,危险路段有必要的防护设施,实现道路100%通畅,危险路段安防设施100%覆盖,建制村100%通客车目标,切实解决“出行难”。实现村村通动力电、户户用上生产生活电,切实解决“用电难”。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99%以上,贫困户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100%,切实解决“看电视难”。加大农村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宽带网络100%覆盖到村委会、学校和卫生室,切实解决“通信难”。
聚焦人居环境
建设见山见水见乡愁的美丽乡村
走在古城区金安镇光乐村的乡村小路上,一股清新、干净的气息扑面而来。“日子越来越好了,奔小康的路上我可不能掉队,我要‘整’出新生活,干干净净迎小康。”只要有农闲间隙,光乐六组建档立卡户和正雄和老伴都会在自家房前屋后清垃圾、除杂草、给庭院绿植剪枝、清理堂屋卧室、整理布置厨房餐具……经过一系列操作,庭院面貌焕然一新。
自脱贫攻坚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累计投入资金29.9亿元,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村庄长效保洁机制、人居环境奖惩机制、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利益连接机制。全市5073个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部达到1档标准,乡村美的目标正在实现。
改变贫困面貌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丽江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定位,着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持续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三治”深度融合,真正让每一个村庄都成为各族群众和谐共生、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推 荐 阅 读